为构建“家校协同、双向赋能”育人格局,助力2025级新生快速适应大学生活、明确成长方向,9月13日,外国语学院在博文楼B栋604举办2025级新生家长会。学院领导班子成员、系主任、新生班主任、辅导员、教师代表,与40余名新生家长、新生共80余人齐聚一堂,共话育人蓝图,会议由学院党委副书记李明焜主持。
会上,学院院长金志茹以院训“融贯中外,海语致远”为核心,从学院办学历史、学科优势与发展定位展开,详细介绍学院在“外语+”复合型人才培养上的探索——既夯实英语、日语等专业“听说读写译”核心技能,又拓展语言智能、国际传播、区域国别研究等前沿领域能力,助力学生成长为兼具国际视野与专业深度的外语人才。针对家长关心的就业与升学问题,金志茹结合近年毕业生数据,说明学院学子在翻译、教育、外贸等传统领域竞争力突出,在跨境电商、国际组织实习等新兴赛道亦表现亮眼;同时,学院通过国外高校交换生项目、考研指导讲座等,为学生深造提供有力支撑。她强调,学院将以一流专业建设为抓手优化教学体系,期待与家长携手守护学子成长。
副院长毛妙维围绕“学院人才培养计划”,将专业培养方案转化为家长易懂的“成长路线图”。她指出新生四年学习重点,建议家长与孩子共同研读培养方案,结合兴趣规划职业发展方向。英语卓越1221班王子祺作为在校生代表,结合自身从迷茫到明确方向的经历给出建议。他提到,刚入学时纠结“考研还是就业”,在父母支持下,通过参加语言学讲座、尝试AI辅助翻译实践,发现对语言智能领域的兴趣,如今已获推免资格。他提醒家长多与孩子聊“想法”而非“结果”,鼓励学生拆解目标,并回应“AI冲击外语专业”的担忧:“机器能做基础翻译,但跨文化沟通的温度、专业领域的深度解读,仍需人的能力,这是外语学子的核心竞争力。”
经验分享环节,在校生家长代表结合自身经历,分享家校沟通心得。他提到,孩子刚入学时曾因社团活动与学业平衡迷茫,自己耐心倾听、共析时间管理方法,最终孩子不仅学业优异,还在赛事中崭露头角。他建议新生家长多关注孩子情绪变化,少些“成绩焦虑”,多给试错空间,以信任助力孩子独立成长。
在互动交流环节,学院还围绕家长关心的“学业预警制度”“心理健康支持”“就业资源对接”等问题逐一解答。新生代表也纷纷发表感言。“爸、妈,以前总觉得考上大学就是对你们最好的回报,今天才知道,一句‘谢谢’比成绩更让你们开心”“谢谢你们陪我走过十二年寒窗,接下来的路我会自己走好”……真挚话语让不少家长红了眼眶,现场温情满溢。这一环节不仅是新生对父母的感恩表达,更体现学院对“感恩教育”的重视,引导学生开启新征程时不忘亲情、学会担当。
最后,学院党委书记刘艳代表学院感谢家长的信任与支持,强调“家校共育是学生成长的重要支撑”,学校提供优质教育资源与成长平台,而家庭是孩子最坚实的后盾,唯有家校目标一致、同向发力,才能让孩子全面发展。提出三点希望:一是希望家长与学院保持常态化沟通,及时了解孩子动态、反馈想法;二是希望家长学会“智慧放手”,鼓励孩子在自主探索中培养独立能力与责任感;三是希望家校共同关注孩子身心健康,让孩子在温暖氛围中成长为“有理想、有本领、有担当”的外语人才。她表示,外国语学院将始终以“融贯中外,海语致远”为理念,与家长携手为2025级新生保驾护航。
此次新生家长会搭建了家校沟通的坚实桥梁,凝聚了协同育人共识。相信在学院精心培养与家庭温暖支持下,外国语学院2025级新生必将以语言为翼,在校园中逐梦远航,书写精彩人生篇章。

